星期六, 三月 17, 2007

北邮的文化创意产业(二)

舞台
1.《十三楼下的歌声》
四年中一生难忘的一次歌声,在四年的最后一个学期。五月,所有的毕业班男生在女生楼下大喊“我爱你”,女生们回应“我也爱你们”,女生们还可能收到男生的玫瑰和蛋糕。然后是露天的卡拉OK大合唱,《一路顺风》《真心英雄》《朋友》《爱如潮水》《同桌的你》,到那时都格外好听。同班的男女生在地上用蜡烛围成“爱心”或者班级的名字。师弟师妹也一起大合唱,或者是义务打灯光(应急灯从楼上照下来),撒自制欢乐纸花(手纸整卷从高楼扔下)。几百号人一起大喊“北邮我爱你,电院(其他院)我爱你”,融入其中,你一定会赞同这是四年最好的表演。
2.《毕业晚会》
也许是将毕业了,把两个毕业节目都放在一二。但是那晚,也是北邮最好的晚会,而且名字往往也最好,《肆水年华》,《骊歌未央》,《计忆邮心》...
3.《卡拉OK》
每年校园歌手大赛。院系初赛,学校决赛。每年的歌神歌后都从这里诞生。电院的《枫叶红》,计科的《秋之韵》,等等,都是每年上学期的一件盛事。
4.《五月天在北邮》
按星级程度,按火爆程度,按组织程度,按炒作程度,这台晚会都该排在首位,但是因为不是传统,因而在“北邮情节”这个重要评比选项中落了后。再一次的感谢北邮学生电视台,让五迷和不是五迷的人免费享受了一晚上的激情。阿信,石头,怪兽,马莎,冠佑,台湾的五月天最近距离的走近了喜爱他们的北邮人。
5.《同一首歌》
虽然选址从工体换回操场,虽然一度盛传的燕姿没有出现,虽然赞助商也最后时刻易人,但是50年庆祝的时候,让每一个北邮人印象最深的,仍然是这台《同一首歌—走进北京邮电大学》。
6.《一二·九》
每年一度“一二·九”,也有大小年。大年往往有极好的作品,譬如《北邮记》,小年就是一晚上闹腾,该忘的第二天就全忘了。也许是因为要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作品多以传统的中式集体舞充斥,所以历年效果都不佳。它也是北邮话剧,相声等最重要的舞台。
7.等等等
《五月鲜花》《军训汇报演出》以及不成传统的各种半商业的演出,都是北邮舞台的重要部分。顺便加一句,科学会堂也该买套音响了,或者整个修葺一遍。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