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ger招谁了……
抽风似的被伟大的盾封来封去的。
只能鼓励大家订阅了
http://robbie-huming.blogspot.com/feeds/posts/default?orderby=published
表达和分享,理性和感悟。网志记录成长。
抽风似的被伟大的盾封来封去的。
只能鼓励大家订阅了
http://robbie-huming.blogspot.com/feeds/posts/default?orderby=published
写简历,一般不傻的人都会说,精通/熟悉M$ office操作。我当然也写了,但是总的来说我的简历水分算是非常少的,譬如Office,我怎么着也该算熟悉吧。
我也很注意周围人对于Office的使用,但是结论就是,大部分人远不及熟悉的程度,而且多数人行文都不规范。所以很想分享一点点我所认为比较有代表的office技巧。
没写powerPoint,因为这个讲起来实在费劲,有机会去看我的presentation...
另外,写这个文章太伤神了,因为好多图要贴还得各种对齐,之后真希望发帖的时候能够以邮件形式直接发就可以完全正确显示这种“复合”的文章。blogger的工程师要重视起来,呵呵。
Word:
1. 几个特殊符号。
ctrl+alt+r=®, ctrl+alt+c=©. (这两个符号这样就可以打出来的)
2. 标记已选的check box。
check box
.要标记为已选(checked),双击选中,选择check就行。 这个很有意思,而且很管用,但是我见人用过的次数也是个位数(第一次见是德国人的一个什么调查)。北邮教务处的很多文档该用的地方都没用(譬如毕业设计的表格,该用check box的地方都用成symbol□),难道它真的...(我什么都没说)。
插入check box: view->toolbar->forms->可得如下的窗口,选打勾的那个。
3. 文档结构图和文档
论文或者很厚的文档(超过50页),没个文档结构图,是让人无法忍受的。
什么是文档结构图?就是我左边这个,就是选视图->document map见到的这个。看看你的文档,结构乱了没?
这个必须重点提。因为很多人的电子文档都结构很乱,让人看着很费眼。
怎样正确定义文档结构?Formart->Pragraph->levels,比如是标题,那就等选对标题,是第一级章节,就选level1。
这还不够,另外一件事就是,插入contents table. insert->reference->index and tables->table of contents也就是书开头那段页码,第几章在第几页。这样才是合格文档。
我实习的时候,见到得所有文档都定义得很好,因为开发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文档,写不好很容易被人提comments.
Excel:
1. 电子表格分组。
有点像word里的文档结构图,先选中要分组的rows/columns,data->group and outline->group
这样做很有好处,一个很长的分级很多的表,可以这样按照分类定义好几级outline. 结构比较清楚,找起来也方便。
2. Excel也有if语句。
Office真是微软的好产品。Excel有很多让人想不到的地方,比如它的if语句。
譬如算税,只举一个小例子。超过1600元0-500的部分征5%,超过500,这部分税当然就全征了,也就是25. 这个公式应该怎么写?设C4为税前工资,那么这部分的税=IF((C4-1600)>0,IF((C4-1600)*0.05>25,25,(C4--1600)*0.05),IF((C4-1600)<0,0,25)). IF语句的句法IF(判断,判断为真,判断为假) 。以上算税嵌套了一层IF,因为税前超过1600,那么开征税(真),但是这个部分得分两种情况...不说了,这样的表达式真难说清楚,看清楚应该不难。为啥后面对于假的处理,还去继续判断它真的小于0呢?因为写代码力求万无一失...

Outlook:
1. 两种附件方式。
一种是在attachment栏里显示,这种邮件的格式是html.一种是直接嵌在正文里的,这种是rich text.
2. voting buttons,用于投票。
我们部门的助理经常用这个,因为组织outing/team building的时候,各人的喜好不同,常常分成几个内容不一样的组,这个时候只需邮件形式,就可以方便的统计各人选择参加的活动。这就是voting buttons的好处。
对左边作个说明。
1)你给一人发信,内容无所了,问她喜不喜欢另一个人
new->view->option-> use voting buttons. blank里填:i love hin;i hate him; whatever
2)这样她收的信的工具栏的最左边会显示你给的几个选项
3)她选了i love him这个button
4)然后给你发信的时候会有个窗口弹出,问她是不现在回复,她选是
5)那么你就可以收到她的回复,而且信的title就是她的选择。
一写写了三个系列,这三个系列都该打上“自我膨胀”的标签。因为都是不懂装懂,都是空话连篇。但是北邮系列我又亲历了那么一些,所以归类为“北邮情结”。
关于电信,还算是圈内人(或者说是圈养人),关于房子,那就全都是胡说八道,今后我再做博客整理,或许再加一个标签,就叫“胡说八道”。
一闲了就不务正业,开始说房子。
批评
在东京买100平米居室多少钱?我在新浪博客房产首页看到的,现在的点击是30几万。
总结这片文章:逻辑不清,凭空臆想。
我看了文章一大半,所想得出了:北京房价过高的结论。但是权威却说“综合而言,北京的房价还有相当大的上涨空间”。但且不说以东京北京类比就可得出一个方针性结论是否合理,也不管“从购买力而言,东京400万日元的购买力相当于北京的6万元人民币的购买力”是否真实,我们只从两个城市愿意买100平米的人的目标实现来做个“不经调查的”主观论断。
买100平米房子的基本都是工薪白领,那么我们来列举白领生活除房子外的基本所需。
前提,北京的白领年收入9万人民币(也就是3万*3),东京白领1200万日元(也就是400万*3),可参考原文。还有就是我们默认我们的社会保障和东京一样好,也就是纳税,保险,住房公积金什么的。
1. 吃,有说东京物价贵的,那我们多打点富余,东京白领一年吃100万日元吧,北京爷们1万块。
2. 穿,国际品牌全球价码基本差不了一个数量级,我们再多打点富余,东京100万日元吧,北京8千。
3. 行,买车,东京车质量好还便宜,汽油估计也不能比北京贵哪去(太懒了,没查资料),那打平手吧,东京北京每年都合2.5万人民币吧,富余点,东京算40万日元。
4. 其他,娱乐电影旅游上网费电话费,这样比到什么时候去,这样吧,占到各自工资扣除以上支出的30%吧。也就是东京(1200-100-100-40)*0.3=288万日元,北京(9-1-0.8-2.5)*0.3=1.41万人民币。
得到,北京白领一年还剩3.29万人民币,东京白领一年还剩672万日元,差不多45万人民币了。 由此,过可类比的质量差不到哪去的生活,东京白领10年轻松全额买100平,而北京白领30年买还凑合。(上面说了,住房公积金没算,算了估计还更不占优呢,东京税少估计福利还好)
到底谁的房子贵?当然我只是在批评原文的逻辑不清,真实的情况不一定是北京房子比东京贵三倍。说忽悠,地产大亨在忽悠,还有律师帮着忽悠,真希望多几个时寒冰先生这样的人,敢于较真。
舞台
1.《十三楼下的歌声》
四年中一生难忘的一次歌声,在四年的最后一个学期。五月,所有的毕业班男生在女生楼下大喊“我爱你”,女生们回应“我也爱你们”,女生们还可能收到男生的玫瑰和蛋糕。然后是露天的卡拉OK大合唱,《一路顺风》《真心英雄》《朋友》《爱如潮水》《同桌的你》,到那时都格外好听。同班的男女生在地上用蜡烛围成“爱心”或者班级的名字。师弟师妹也一起大合唱,或者是义务打灯光(应急灯从楼上照下来),撒自制欢乐纸花(手纸整卷从高楼扔下)。几百号人一起大喊“北邮我爱你,电院(其他院)我爱你”,融入其中,你一定会赞同这是四年最好的表演。
2.《毕业晚会》
也许是将毕业了,把两个毕业节目都放在一二。但是那晚,也是北邮最好的晚会,而且名字往往也最好,《肆水年华》,《骊歌未央》,《计忆邮心》...
3.《卡拉OK》
每年校园歌手大赛。院系初赛,学校决赛。每年的歌神歌后都从这里诞生。电院的《枫叶红》,计科的《秋之韵》,等等,都是每年上学期的一件盛事。
4.《五月天在北邮》
按星级程度,按火爆程度,按组织程度,按炒作程度,这台晚会都该排在首位,但是因为不是传统,因而在“北邮情节”这个重要评比选项中落了后。再一次的感谢北邮学生电视台,让五迷和不是五迷的人免费享受了一晚上的激情。阿信,石头,怪兽,马莎,冠佑,台湾的五月天最近距离的走近了喜爱他们的北邮人。
5.《同一首歌》
虽然选址从工体换回操场,虽然一度盛传的燕姿没有出现,虽然赞助商也最后时刻易人,但是50年庆祝的时候,让每一个北邮人印象最深的,仍然是这台《同一首歌—走进北京邮电大学》。
6.《一二·九》
每年一度“一二·九”,也有大小年。大年往往有极好的作品,譬如《北邮记》,小年就是一晚上闹腾,该忘的第二天就全忘了。也许是因为要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作品多以传统的中式集体舞充斥,所以历年效果都不佳。它也是北邮话剧,相声等最重要的舞台。
7.等等等
《五月鲜花》《军训汇报演出》以及不成传统的各种半商业的演出,都是北邮舞台的重要部分。顺便加一句,科学会堂也该买套音响了,或者整个修葺一遍。
玩Linux的人常常用“假名”(alias)来定义一个繁琐的命令。而除己之外,这样定义的名字很难被他人一眼看破。系统为此设了一个命令which来查询alias的确切内容。
关注民生,两会提的最多的词。而顺应这个潮流,为老百姓着想,手机的“不合理”收费问题有再次被狠狠地提了出来。但是很多时候,老百姓看到的alias并不确切,而此导致不能提出最“致命”的维权提案。
1,单项收费。
取消双向收费,大概在我上大学之前就提过。但是取消双向收费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接电话免费。不是。譬如北京主叫4毛,被叫4毛,那么运营商说好,我取消双向收费,只收主叫费用,但是我的运营成本并不变,所以主叫我收8毛钱。这样单向收费目的达到了,但我想愿意打电话的人就更怨气了,中国的移动业务收入会因此降低?(我没调查,瞎说的,具体可见阚凯力教授的多次演讲)。所以,取消双向收费的最终目的是降低话费,直接后果就是资费降低一半。老百姓的提法也应该改为“降低资费”,这样才可能是得到真实惠。若是两个选择,1)主叫1毛,接听1毛;2)主叫2毛,接听0毛。哪个吸引力大些?不好说。
2,取消漫游费。
取消漫游费,据说人大代表也写了提案。好啊,当然好了。但是这样一来,就等于中国一下多了几十个移动运营商。不是么?譬如你是北京人,但是你去江西移动办的开户,你享受的是江西移动的服务,但是因为没有漫游费,你的资费反而可能因为江西移动的收费标准低而更实惠。这样的状况是移动不可能接受的。那么如果真取消漫游费,应该怎么办?全国移动一个价,资费标准统一。这样又顺便达到了减少套餐种类的目的。
代表提案里写着,国际鲜有运营商收取国内漫游费的,又引述电信专家的话说:漫游就如异地电子邮件,只是核心网几个很简单的数据信号就能解决了,就此加收费用极不合理。但不管怎么不合理,就如当初装一个电话要给电信局交5千的初装费,提出取消漫游费的同时,应该加一句“全国移动资费统一”。
大一的时候,看过《清华寝室夜话》《完美动物》,以及《大学自习曲》。大学也有文娱业,北邮的文化创意产业也正是和我入学几乎同期开始红火起来。
以下都是娱乐大众,丰富校园生活的好作品,当然,排名和选择是我定的,当然,都是我个人见过的。
DV作品
1.《50年献礼片》
学5楼的灯光50工程,名人访,主干道的一天,西直门至西门,放飞的气球,北邮生日快乐...
每一处都是都把北邮记录片水平推高数尺。该片也代表学生作品的最高官方荣誉,校庆晚会和同一首歌的都完整的放映。
2.《这么远,那么近》
无论是画面还是音乐,以及海报等各处细节,《远,近》都是高水平的。正如片名,作品交杂着淡淡温暖和淡淡的忧伤,编剧和导演也为最后的结局有一番争论,最终选择了“近”,我倒是更喜欢“远”的结局。爱情的距离。
电梯,闪光,以及画面中的某一处红色,都值得回味。工科的北邮,这样的作品很难得,不知道tintin之后,还有谁愿意再这样艺术一把。
当然,男主角帅的程度,和女主角美的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3.《魔兽大学》
根据地的巅峰作品,时间1个半小时,真的是一个影片的长度。放映之前遭遇了版权争,以及恰到好处的论坛宣传,放映当天堪称万人空巷。这部作品,演员,龙套,创作者都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把根据地一贯的搞笑功夫发挥到10分。魔兽大学,魔兽版的北邮。
4.《无间道北邮版》
开山作品。我的上届,第一届DV大赛,为了吸引参赛,学生电视台历时一月,拍摄了这部无间道。打入北邮内部的“特招生”,被陷害的“落榜生”,以及7000块的EVE,以及开创北邮第一的勇气,北邮DV的繁荣从这里开始。
5.《北邮大史记》
又要提到根据地,《北邮记》,《占座》,《通网》,以及“沙河,邓庄,昌平,建一张以北邮为中心的大网...”,“魔电课上一支花,十三楼前万人迷”,“九分,才九分”,“让你挂你就挂,不挂也挂;说不过就不过,过也不过”。
6.等等等
《再见昌平》《04卡拉OK》《学10楼CS联赛花絮》《军训展播》等等等,都是推动北邮DV界繁荣的重要作品。
每年一次的DV大赛,今年的什么时候开始?
发行品/合辑
1.《忆邮未尽》
名利双收。不知道我们的接班人会不会有压力,回想大三上,真的很庆幸,也很感激与自己一起努力的同事。图片,包装,文案,以及视频,花费大半学期的心血和脑筋,以及和fan吉斯特诺夫斯基在工厂呆了一晚上,以及彻夜学习印刷知识和制盘工业。
2.《北游记》
北游记,记北邮。一期的明信片和二期的手绘版北邮地图,这样的新视界作品,这样的电院才子们延续的北邮记忆。不知道这是不是北邮第一次商业印刷品,第一次总是让人记忆深刻。Ted.Zhong的每一个作品都力求精致,从最初的《学八以南》到现在的Qmoon Radio,才子的心却一直是“北邮制造”。
3.《北邮攻略》
01的师哥师姐毕业前留给师弟师妹的礼物。考研,找工作,学习,生活,电院FAQ,每一处都帮助巨大。封面的设计也突破传统,我很喜欢。
都不知道我会不会写(二),因为闲的日子不多了。今年,电视台再次换届,根据地毕业,tintin和Ted也更不为“小朋友”们所知了,不知道还有没有一帮“狂热分子”,还有没有一帮娱乐大家的“活雷锋”。
写这篇,是因为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google。我总不希望他们被反问为什么喜欢百度的时候只说,就是喜欢百度。我推荐google,因为它使我高效。
跟民族大义无关...
我说google好,因为它给我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方便。
我常用的:news, gmail, reader, picasa, blogger...我不知道百度有没有。甚至还有codes, lab, mainpage, toolbar等等,不知道百度有没有。如果百度有,那百度也同样值得喜欢。
但是百度往往让人觉得耍小手段,
google搜索减肥
百度搜索减肥
这种事多了,印象就不好。百度终究是国货,希望只是暂时的商业手段。就如TD,再怎么挑刺,该上还是得上,只希望它越来越好。
技术衰减。
下个月开始,除了毕业设计用到的一小部分单片机技术/数字电路技术/PCB电路板技术,技术在我的生命中的比重将越来越低了。
所以题目是tech. regression,所以博客上扯淡越来越泛。我开始每天看google news,试图把每个新闻稍微和我的生活联系起来。奢望也好,好骛也好,我总想嗅一嗅三五年后,十年后我的生活状态。
“从来事情改变人,人改变不了事情”希望它只是刘伟强杜撰的。
又开始瞎掰了,因为我喜欢google...我想更多人使用google免费提供的各种功能,你可以打开google大全,google绝不只是搜索。
我曾说google不懂中国哲学。
现在它慢慢懂了。
与网通合作宽带搜索
与政府合作图书对外推广
1,与运营商的关系提升,在中国的网路会更通畅
2,与政府的关系提升,在中国被“盾”的可能会更少
3,对不正当竞争抵御性会更强
我们还期待
1,google产品的全面汉化
2,google中国的推广和战略的调整(代价很可能是更“平民化”或者“庸俗化”)
3,李开复是否会升职,作为大中华区董事长,而总裁会是一个本土海龟(更懂中国)?
亲爱的西门子,我只能再留20来天了。
我唯一拿了copy的合同上写的是2006年4月12日,我实际第一天上班的时间是4月14日,周五。那天去了个大早,跟各位打招呼还显得自己很小孩,领了一大摞资料,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
同组的同事都很友善:北邮师姐很漂亮,上海的“小朋友”很任性,leader很“男孩子”,华哥很“年轻人”,keke很老板像(面试的时候我以为他是老板),萍姐姐很“有钱”...忘记说Riti,漂亮善良又很有才的印度小姑娘。
5月开始负责一小部分的测试环境,接着开始写第一份specification。6月请假两个礼拜,但是一有空又回去上班。 6月底的时候,公司宣布和nokia合并。
暑假全职,开始担起责任,开始忙,世界杯都没有心思看。赶上英语培训,outing,工资翻倍。工作变得更忙,经常7点半回家,唯一的一次10点打车回家。有新同事,和以前的不一样,这次头儿让我带。招实习生,我来筛简历和负责电话面试。
师姐离职了,新的过渡公司成立。 项目很顺利,开始不那么忙了,我的活计做得也像模像样了,有时间边上班边偶尔找一下工作。 可惜头儿去别的公司了,我很难过。
开始负责阶段工作的很大一部分,第二次招实习生。回家过年,项目顺利“软着陆”。该走了...
西门子明天更好,离职之后我一定还会很想他们。
这周一看了一些移动承建TD和一些采购大单的报道,周二想北移该忙了,周三接到北移工建的电话要求周五实习,没答应,推到4月。
TD-SCDMA真的不好么?我不知道。但是很多说TD不好的绝对是跟风,他们怎么可能知道一个通信标准是不是好,绝大不部分的人压根不懂。中国政府的支持,这是对TD最好的保障。
移动好不好,有人说非常好,有人说现在越来越鸡肋了,况且现在都是B类。
一年2450亿的收入,900亿的税前利润,不到十万员工,没有退休员工的包袱,看似真是中国少有的优良资产。还有大甲方的名头,我真的愿意花时间去体验。
“算命的”说移动越来越好:移,多禾,五谷丰登,有吃有穿,富足。
毕业设计,我不喜欢的题目。每周跟导师汇报,有进度和工作量的要求,要出各种该死的报告。 花时间死磕,只出去玩一个礼拜,毕设顺利,毕业顺利。
户口还是很麻烦,费时间和金钱。2001年7月13日晚我真是不该高兴。直接和间接和说不清楚的后果就是户口难,房子贵。
中国房改8年,改变了房改的初衷,成就了一批在中国翻云覆雨的开发商阶级(我数过富豪榜,前十有一半的开发商),消灭了一批“百万富翁”,制造了一批“房奴”,几代人的血汗钱供着一套房子。8年之后呢,八年能改成这样能不能再改回来?
你知道西汉的税赋是多少么?三十税一,文景时期还免税十一年。每次我听新闻说今年税务增加多少多少就觉得刺耳。我每月都交好几百的税,真是挣点辛苦钱都觉着分外不爽。我觉得该这样,算出来一个城市的平均房价,平均房价1/3为起征税点。譬如说北京是1万2,那么北京月收入低于4000的就不用缴税。一个月只买得起1/3平米,10年不吃不喝也才40平,这样的收入都该纳入低保户了。
回北京的火车,站台上车站的“红袖章”说:春运就是让人买不着票,提速就是让人下不了车。希望今后回家不再难,虽然即使还这么难,我还是一定要回家过年的。
希望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