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五月 04, 2007

定位?

读者忍住,这篇太浮躁,太high-level...注意标签...

联通的C网
01年,联通从军方继承c网,双网运营开始。此时联通G网以低价策略不断蚕食移动的市场份额,势头不错,继承C网,高层斥资数百亿全国铺开。最初c网面向高端用户,旨在跟移动抢中高端市场,提升ARPU值,但是上市一年,效果不佳。个中原因,我无端揣测:
1. C网刚建成,覆盖不佳。我记得03年我上大一的时候,火车上CDMA手机短信话音都非常弱。这样一张覆盖不佳的网,是无法吸引高端用户的。
2. 终端。高端用户需要高端cellphone,而作为刚刚运营的CDMA网络,终端供货也多韩系(韩国的SK也是C网),选择面过窄。嘻哈韩风跟高端这个词偏得有点远。
3. 营销战。以上两个都是技术性问题,而软的方面,营销策略,联通一直表现较差。我回想当年,听得最多的就是联通宣传的CDMA绿色。这也是其营销唯一让人记住的特点,但是光这一点似乎不够,因为温饱阶段的中国,最重要的营销策略恐怕还是让人觉得实惠。高端用户虽然ARPU值高,但是人也一定注重省钱。
以上三个方面的欠缺,头两个解决起来其实只是时间问题。但在这个时候,联通却改变C网策略,开始放弃高端战略,转向普通大众。这样就出了定位的大问题。G网C网都做低端,高端全让给对手,低端市场左右手互博,以前C网全靠G网补贴,而现在自己拉扯长大的兄弟却跟自己争市场。结果就是这两年联通日子比较惨淡。
联通的李总说过:移动是邮电的人,做一张网,容易做好。联通是五湖四海的人,做两张网,难。C网的战略失误,也许就是其定位左右摇摆的失误。

电信的小灵通和3G
中电信有高层说,小灵通是为了将来3G的过度。现在的小灵通用户,将来就可以继承到3G网络。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他的真心话。这个表态很夸张,因为将来的3G用户一定不是现在的小灵通用户。小灵通用户:
1. 只是话音用户。而3G是靠数据业务吸引人的。
2. 是低端用户,省钱才用小灵通。3G如果不靠2G补贴,价钱应该比现在的2G高。

去年我听老吕的讲座,他说电信的高层在和欧洲的终端厂商谈3G采购。他们问厂商:只支持话音业务的3G手机最便宜多少钱一个?
电信难道是想采购一批廉价手机,打包赠给新用户?或者想农村包围城市?和黄虽然在欧洲至今没在3G赚钱,但是他们有一句很好的口号:we're video campany!

联想的Thinkpad
当年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不知道是看中哪点。当蓝色巨人甩开制造业的枷锁,开始在服务领域大展拳脚的时候,联想在冲刺起PC领域的全球战略。我很想知道lenovo的策略。
究竟将lenovo打造成高尚品牌,还是将thinkpad作成大众品牌?还是将think作为其产品线的补充,最终做全系列产品。
现在我的个人感觉是:think依然很贵,而且买的人内心满足感没有以前好了。lenovo的自有品牌依然没有起色,而且策略很暧昧,似乎没有执行低价策略。
反过来看IBM的策略。IBM放弃产品恒贵的策略,主推整体解决方案,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转型,这与美国的很多公司的策略非常相似,比如GE. 而一向以渠道和营销见长的联想收购think的策略,让人很难看透,因为一个本是低价策略的公司,现在却同时拥有了一个个人电脑最为昂贵的品牌。

1 条评论:

匿名 说...

支持下